丽江概况

简介

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她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古城内光滑的石板路、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着她的恬静清幽。浓烈的人文气息,丰富的民族文化,加上艳丽的自然风光,慵懒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来了就不忍离去。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中国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起城墙就象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一样,故不设城墙。古城历经800年风雨而保存完好,与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区域分布

丽江市下辖四县一区,分别是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县和古城区。其中大名鼎鼎的丽江大研古镇就位于古城区。古城区并非特指大研古镇,而是包括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和丽江新城的整个丽江市区。

丽江市区周边的主要景点:玉龙雪山、白沙古镇、虎跳峡、黎明、拉市海、宝山石头城等都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东方女儿国泸沽湖位于宁蒗县,与四川的盐源县接壤。


历史文化

丽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西藏入境的“茶马古道”的中转站,是沟通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传送渠道。丽江还有以纳西族为主体,白、僳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文化。

东巴文化

丽江是古纳西王国的心脏,东巴文化指的是纳西族古代文化,这样的文化影响到今天丽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已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其中,东巴文是丽江纳西族的民族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展成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东巴音乐是东巴祭祀中所吟诵的一种曲调,并伴有器乐。著名的“纳西古乐”则是丽江纳西族传统的东巴音乐与古代中原宫延音乐以及其他古音乐的结合。

纳西族文化

丽江主要的少数民族有纳西、白、普米、藏、僳僳、彝、苗等民族,其中纳西族是所占比重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纳西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了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丽江的纳西古乐,原是由内地古典音乐传至丽江,融入了纳西族的音乐风格,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 

宗教文化

纳西族在历史上曾经信奉过佛教、喇嘛教、道教。但是与一些生活方式深受宗教影响的民族不同,纳西人并不笃信某一种宗教。在今天的丽江,即使在年老的纳西人中,也很难找到很虔诚的信奉者。东巴教是纳西古代的一种原始宗教,但它更富有精神色彩而不是一种平民宗教。

纳西语言

纳西口语是丽江及坝区纳西社区的主要的语言。而在丽江古城,汉族的云南方言(也称云南话)是最广为使用的语言,但在古城纳西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使用纳西口语。丽江的年轻一代都能讲汉语普通话,有些从事旅游业的青年则能讲很流利的英语。由于有些老一代的纳西老人曾经接受过教会学校的西式基础教育,因此在丽江古城的街上看到古稀老人和老外用英语自如交流也并非奇事。

语言

纳西语是丽江人民的主要语言,但是丽江古城中云普(云南普通话)是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调上略有差异,慢慢讲基本都可以听明白,所以沟通不是大问题。对于一些纳西老年人和周边偏远地区,纳西语是唯一的语言,所以多少了解一点纳西语,还是有必要的,类似下面几句:

汉语

纳西语拼音发音

汉字发音标注

您好

wu a la la lei

梧啊拉拉垒

谢谢

jiu bei she

舅卑摄

再见

lei duo duo

勒垛垛

对不起

wo ne mo huo she

蜗呢摸获摄